2008年12月26日

工程師與創造性的價值

我父親曾經服務公職,是一位工程師,台灣建設的那個年代,他也有貢獻、功勞。我小學與初中讀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貴氣重,我見到許多有錢的銀行家族小孩,可以明顯感覺到財富的差異。

我很簡單的分,遷臺初期,是政軍當權,接著是工程師治國,後來金融管理(黨務也算吧),最後是律師。

軍人和工程師治國,我都不覺得奇怪,時代有背景,打仗和做工的人,理當是最優秀的人才,可是我真的搞不懂,金融管理或是律師,怎麼能當一國的行政院長?

軍人負責擴張、掠奪或是保護,這是最基本的價值,亂世,少不了,工程師(真正的工程師)帶領工人生產,也很適合帶領國家建設。但是請恕我講得很直接、難聽,金融管理做的是分配,律師做的是鬥爭,會做這些工作的人,腦子裡絕對不會有創造性的價值觀念。如果大家不是努力於開墾更多的田,或是致力於更高的生產力,而是用心在分家產(田),或是創造階級,這麼做,同樣的田,不會生產更多的米。

這次華爾街闖禍的金融風暴,越來越多揭開的黑盒子,讓我的看法更堅定。

我的夢想,未來能有高瞻遠矚的歷史學家,領導傑出的工程師,帶領冷靜勤奮的人民,建設一個真正能稱之為「偉大」的國家(或是地球)。

2008年12月17日

一公斤的代價(自行車重量 / 體重)

我發現一個現象,10公斤的腳踏車大約1萬元,接著每減少1公斤,大約增加10萬元。

不少男人願意花10萬、10萬、10萬去買更輕、更輕的腳踏車。

很多女人願意花10萬、10萬、10萬去買減肥商品,同樣也是為了區區1, 2公斤在煩惱。

如果有人同時花大錢買輕量的腳踏車,又花大錢買減肥商品,那就很複雜了。

以下論述,皆不是考慮體重太輕的人(40, 30公斤以下)。

------------------------------------------------------------------------------

體重50公斤的人,用10公斤,或是另外一台15公斤的腳踏車,整體重量是60公斤、65公斤。也就是說,車重量多出5公斤(車重增加50%),整體重量只多出8.25%。

體重50公斤的人,用10公斤的車,載一位50公斤的朋友,共110公斤,整體重量比自己騎多出83.3%,這種雙載,在校園裡面,很常見。

體重50公斤的人,用20公斤的田莊大牛,載一頭100公斤的豬,整體重量比自己騎一部輕快的車,多出283%,這種超載的情況,在台灣早期,是很普遍的。

最後,體重50公斤的人,騎9公斤的車(比10公斤少1公斤),整體賺到1.7%,騎8公斤的車,賺到3.3%。

-------------------------------------------------------------------

為什麼要計算這些?因為每一公斤都價值10萬元。

我的結論:車身重量如果是騎在屁股下面,則只對運動員有差別!但是車如果不是給屁股用,比如說需要經常扛著上下樓,或是偶而給朋友掂掂看,製造話題,那情況當然不一樣。

有人會跟我辯說,爬山就有差了!沒錯,車身重是會差一點,但是我要反問,如果一個人喜歡騎車爬山,那表示他喜歡挑戰,花大錢賺到幾個百分點的重量,不是勝之不武嗎?反過來說,我舉啞鈴,可不會在意10公斤的啞鈴,實際上多出了500公克或是1公斤,反而更重更好!

----------------------------------------------------

最後才是重點,什麼會影響騎車的樂趣?

一)健康的心態
二)車況
三)空氣阻力

心態最重要,我常常看到殘障的人,就想到自己的殘障,其實每個人都是某種程度的殘障,近視眼也是一種殘障,但是這些都遠比不上內心的殘障更嚴重。佛經上說的「貪、瞋、癡、愛」看似輕微,卻比肢體上的殘障,傷人傷己更重。

騎車如果騎到在「比車」,而非比自我追尋快樂的能力,車,永遠都太重!

車況好壞影響也很大,我很懶,常常等輪胎快沒氣到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才去打氣,去回兩段路,簡直感覺是兩部不同的車,而其實,差別只在幾百cc免錢的空氣。或是,半年一年去加點潤滑油,差更多,我這麼說,只是要提醒,車況好壞,比重量更重要。

關於空氣阻力,很不幸,造物者本來設計人類的時候,是四足動物,但是人類不聽話,自己修改遊戲規則,變成兩足動物,於是造物者所有苦心準備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通通作廢。

自行車的設計,也是不聽造物者諄諄善言的結果,人騎在上面,直接可以想像是一個風箏,騎越快,浪費的比例越高,或者是逆風前進,比載一頭豬還累,很多。結論,空氣阻力影響最大,中國古代的莊子就已經知道了。

有兩個方法可以減少空氣阻力,一是彎把的公路車,一是斜躺車,逆風的痛苦,可以減少一點。

我自己的看法,斜躺車,加上流線型空氣罩,是人利用體能動力最棒的結果,理論上,以人類步行的腿力,能撐起幾十公斤的重量,改用在自行車機械消耗和空氣阻力(空氣罩)上面,達到時速50公里以上,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2008年12月9日

以消費券來發年終獎金

這兩天討論健保局、勞保局、一些虧本的國營企業
還會發幾個月的年終獎金
窮苦求生的小老百姓實在看不下去

我看得下去
而且看到大有文章可做

這些單位應該要向政府買消費券
以消費券來發年終獎金
這樣共體時艱限時花完
對經濟有非常大的貢獻

更進一步
如果今年還能發年終獎金的公司
都和政府來買消費券
用消費券發年終
我們這次金融風暴就可以輕鬆過去了

再更進一步
如果企業的各種獎金甚至是本薪
都可以盡量用消費券發放的話
就等於是一個超級的擴大內需
威力驚人足以造成通貨膨脹

別怕
通貨膨脹現在反而是此時此刻大家的渴望了

2008年11月29日

世代的永久財 vs. 美國式的摧毀財

能借何必買? 美國的汽車分享俱樂部【2008-11-20/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

......新移民到美國要擁有至少一棟房子,兩輛汽車,那才算是真正的美國人。於是市郊區大量蓋房子,買份報紙開15分鐘的車程。鋼鐵工業、汽車工業、建築業 隨著老美的生活方式而興旺。佔全球人口5%的美國人,消耗掉全世界25%的能源,多用了至少12億人的能源。其實到頭來誰也不曾擁有過哪輛汽車或哪棟房子,只暫時有使用權而已。貸款加上利息付清之後,汽車早成廢鐵,兒女長大各自分飛,不肯住老房子,老頭子老太婆搬去老人公寓。上億的美國人一生就平白為銀行、建築商、汽車公司、石油公司、鋼鐵業效力,樂歪了那批大公司的CEO。......

我節錄其中部分,解釋未來世界要自救無可避免的生活方式。

回想我們古人,當環境較好的時候,要蓋一棟房子,從選地、勘輿、糾工、破土、整地、上樑......,大費周章,雖說是木構,但是地基與房屋下層的石材與磚材非常講究,只要子孫有維護,是可以世世代代用下去的。

我們今天公寓大樓真是短命,還不過30年已經是「老」房子了,當房貸繳完了之後,也是時候可以打掉重建。我們的年輕人最愛汽車,可是台灣潮溼多雨海風帶鹽,少有汽車可以使用超過20年,不管汽車洋房都是一樣,一對台灣夫妻同心拼命努力了一輩子,財富一再地歸零,最後都是枉然,因此這些我稱之為「摧毀財」,簡單的說就是白忙ㄧ場。

提高到社會國家的層次來看,如果人民建立的財富,連一代都撐不過去,而是ㄧ次又一次地摧毀重建,那怎麼能國強民富?凱因斯的絕妙藥方是由政府派一批人去修路,派另外一批人去拆路,太棒了,我們就是如此,請問,折騰過後,路在哪裡?

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古蹟」!

我們只要到處去找古蹟就懂了,看到那些可以存在一百年、兩百年、五百年的古蹟,就知道我們的未來會需要什麼,從個人到國家,努力的目標都應該是建造宇宙中地球上未來仍能見到的古蹟,只要這麼做,財富就會越來越多。

更好的投資是「教育文化」,教育文化也算是一種古蹟,更好的是,這種古蹟有如金剛,是更堅固的耐久財富。我愛古文,我比別人佔很多便宜,是我的地基有兩千年以上的基礎(陳水扁連台灣300年他都沒用心去學)。如果大家都願意用錢來買教育文化,世代之後的財富就會以等比級數在擴增。

反之,若財富無法從上一代傳遞給下ㄧ代,則每一個世代,都要重新從猴子進化到現代人(現代人還不能算是文明人),要浪費更多,留下更少。

要達成這個觀念,鼓勵大家累積世代永久財(
物質面和精神面的),說難不難,說容易不容易。這些問題的關鍵都在好萊塢,好萊塢是宣傳美國生活方式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很多思想病毒都潛藏在電影中,傳染給全世界,因此我們如果希望過好日子,不然就改造好萊塢,不然就拋棄它,重新去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標竿,相信我,會更幸福。

2008年11月19日

坐姿騎車 vs 立姿騎車

人走路,是讓重心往前傾,在跌倒之前,另外一隻腳踩下去,恢復穩定,如此一再地循環。

人騎車,扭動上身是為了調整重心的左右,前傾已經沒有功能了。

這時候,座墊和踏板的位置,決定了下半身的關係,座墊的位置越在後面,就越接近坐姿,反之,座墊的位置越往前,就越接近立姿。

坐姿騎車,上半身的重量幾乎都託付在座墊上面,所以屁股比較容易痛,大腿抬得比較高,主要是利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來轉動踏板,會比較容易酸,但是這樣的運動是比較柔軟健康的,如果是短程慢慢騎的話,也最輕鬆。

立姿騎車,這個姿勢不可能放鬆,但是可以賺到「體重」這個優勢,因為我們踩下去的時候,也會扭動屁股,把全身的重量都「壓」下去,我們說重踩或是抽車,都是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立姿騎車,座墊不能太寬,不然一直扭屁股會燒襠,可是因為重量大部分採到腳下,座墊只是輕輕地「托」著屁股,反而不會那麼痛,但是當然,這種「站」著騎車,腿力不好的人,騎不久走不遠。

嬌小的人通常會比較喜歡坐姿騎車,因為他(她)的腿本來就不是筋肉粗韌,小齒比輕輕騎就已經效率很高了。

身體重且健壯的人比較適合立姿騎車,因為他們的腿平常就是不斷地高度負荷,大齒比是小意思,比走路輕鬆太多太多了,反而感覺力量被放大,很過癮。

至於身體重又不健壯的人,不管坐姿騎車或是立姿騎車,總有屁股痛或是腿酸痛,比較難享受到騎車的樂趣,也就不會愛上這種運動。不信你去看,不管是因還是果,路上很少有胖子在騎車。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解,因為還有一種躺姿騎車的「斜躺車」,歡迎大家都來運動。

2008年11月8日

這次金融風暴很快就會過去

以前的衰退或蕭條都要好幾年才會過去。

今年的金融風暴比起過去每一次都更嚴重。

但是今年的金融風暴會很快過去。

原因是
今天我們有兩個新的武器:
媒體與網路

過去的政府
是一群菁英
躲在衣櫃(Cabinet,小房間,內閣)裡面閉門開會討論
自己國內的人都搞不清楚他們在搞什麼
(有時候內閣裡面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
更別想搞懂其它國家在怎麼做

過去的媒體
是菁英的記者
在訪問之後寫稿在報紙上刊登
重要的新聞也只有菁英在看
歷史上最快的一次訊息傳播
是甘廼迪遇刺的死訊
全世界幾乎第二天都知道了
其它的新聞
一兩個星期才走出國也很正常

以前看Time雜誌是資訊很前衛的
今天呢?
今天不一樣了
各種不同的媒體幾乎立刻滲透到全世界(比較進步的那一半世界)
政府要宣布消息,信心喊話,甚至是欺騙人民都很簡單
要知道其它國家在做什麼也幾乎是現場的事
因此當一隻疫苗發現有效的時候
全世界都可以很快的接種(缺點是思想型的病毒也很容易散佈)

網路也是類似
過去閉門開會討論
情報速度慢情報來源有限
而現在則是所有的情報都可以透過網路光速散佈
做決策的人雖然還是躲在衣櫃裡面
可是不像古人那麼笨了
也可以說是研發疫苗的工具進步了

經濟問題有時候有點像是傳染病
人類跟傳染病的搏鬥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至少到今天人類都還沒有被消滅
有進步
而且已經不是像過去要靠巫師跳舞來求救了
經濟智慧和醫療智慧其實都有進步
可以相信這次的金融風暴會很快的過去

但是這個世界有沒有受傷?
有!
還是有受傷
不過死不了
可以恢復

以後就沒事了?
不然!
更大條的在後面
就是美金本位的崩潰
那才是真正的大災難

這樣的泡沫美金本位非垮台不可

1944年時35塊美金兌換1盎司黃金
美國那時候有這個條件用金本位來操弄全世界
因為經過一戰二戰
當時世界上大部分的黃金都流到了美國

可是後來美國用美金紙鈔跟世界(當時主要是歐洲)買了大量的貨物
不到30年就已經有大量的美金握在外國政府手上
當大家意識到美金已經要不值錢了
紛紛要求把手上的美金跟美國政府換回黃金
於是美國的黃金快速流出
但即使全部黃金都交出
離清償還差得很遠

你知道美國怎麼擺爛嗎?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停止用黃金兌換回美元
你們手上握的小紙片美金)愛要不要
反正我不會給你真正的黃金

怎麼辦?
美國欠全世界這麼多
美國倒了就連手上握著僅有的美金也要變成廢紙
世界各國只好配合這個無賴債主
就拿美金當做新的本位繼續玩下去

又30年過去了
美國因為美金本位
和美金本位的鑄幣稅特權
更加無賴囂張地揮霍
掠奪這個世界的財富
(你千萬不要以為美國的生產力真的有這麼高)

就在2008美國大選之前
美國的國債已經突破10兆

美國還有一個魔術可以減債
它只要印鈔票貶值美金就可以了
回想1944年35美金等於1盎司黃金
今天1盎司黃金接近1000美金
美金已經貶值到只剩3~5%了
相當於每年貶值6%
你還認為美金或是美國公債可以保值嗎?

以中國為例
大約每個美國人欠中國5000美金的貨物(或是服務)
美國人會還嗎?
不必那麼辛苦!
因為它只要再貶值一次就可以了
這樣大部分的債務就變成了空氣
全世界有這麼好做的生意嗎?

歐元的形成本來有意挑戰美金本位
和奪取鑄幣稅這個特權
但是這次2008的金融風暴
意外也順便發現到美金本位這個超級怪獸
已經更大到無法剷除了
來硬的只能同歸於燼
只好放棄拱歐元棄美金的盤算
再度去朝拜美金

怎麼辦呢?
大家自求多福吧!
當美金這個泡沫有一天非得爆開的時候
2008的金融風暴
只能算是「一陣微風」

2008年11月7日

從陳雲林口中說出:「三國」論

這兩天陳雲林到台灣,在一場飯局上,他吟出:「滾滾長江東逝水......」。

這短短一段話他犯了兩個錯誤,一個小的,一個大的,小的是他把青山依舊在唸成江山依舊在,沒錯,國民黨的江山依舊在,只不過江山主人換了我,小錯誤,不嚴重。

另外一個就大大大條了,竟然都沒有人聽出來,真奇怪,這段出自楊慎的《廿一史彈詞》,但是會被大家所熟知,是因為它是一本小說的開章詞,一本陳雲林不可能不知道的小說:「三國演義」。

值得推敲,兩國論不行,搞不好三國可以......?

2008年11月6日

腳踏車,內變速vs外變速,在實際旅行上的效能差異

先講幾個腳踏車的基本概念:
一)一般用80W的出力可以達到時速24公里,用200W的出力卻只能達到時速35公里(運動員極限約是400w)
二)在傳動系統這一段,內變速輸給外變速大約2~4個百分點
三)下結論,沒這麼簡單!
四)我的選擇......

為什麼2.5倍更用力,卻只增加了1.5倍的速度?
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空氣阻力,騎腳踏車的人有點像是一個「風箏」,速度越快,更大的力量就用在抵抗空氣上面,當時速35公里時,有80%的出力是用在抵抗空氣阻力。幸好,這個對我們單車旅行的人,沒有什麼太大好討論,因為我們並不追求那個更高的速度,時速20公里就已經很棒了,所以我們可以好好享受低耗能高效率的省力前進快感。

內變速比外變速多浪費2~4的百分點?
這有多糟糕?很糟!在一小時計時賽中(室內場地可以跑超過50公里),可以落後500公尺,對選手來說,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訓練成果就「沒了!」
但是對單車旅行來說,我得說,這只是「小意思」!因為一個小時的旅程之後,內變速落後的距離,還在輕鬆喊話的範圍,這個差異,對我們正常人(相對於選手)來說,完全不必考慮!
另外就是,這落後的2~4個百分點,並不是在100% vs 98%,而是約在92% vs 90%,內外變速同樣都失去了約一成的能量,所以外變速並沒有什麼好得意的,92步笑90步一點都不光彩。

下結論!就這樣就結束了?
不然!對我們單車旅行的人來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操心。
以下三個因素都是數倍甚至十倍於內外變速的傳動效能差異:第一個最重要的是車架的幾何形狀,因為彆扭的騎車姿勢,不可能省力。第二個是輪胎的表面,太平則跑得快卻容易滑,太巧克力則穩定卻凝滯費力(很多力!),我們在公路上旅行,要在安全和省力這兩端的中間,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胎面。第三個則太簡單卻太重要了,輪胎的氣要打飽,因為軟軟的輪胎,就什麼也不必討論了。

我的選擇......
還是內變速!
前面說內變速輸給外變速2~4個百分點,請注意,這是在完美狀態下的比較,可是外變速齒輪暴露在外,油上在表面,一路上都在沾灰塵,這些灰塵,透過鏈條與齒輪摩擦,就像是用砂紙在互相打磨,內變速則只有傳動部份有此困擾,還可以藉由鏈條護蓋去避免,當一個磨損的外變速要和歷久如新的內變速比一比,應該還大有文章可作。
況且,在市區老是碰到紅綠燈,公路上總是上下坡,就換檔順暢所賺回來的效益,我一定得選擇內變速,這幾乎是自排與手排的抉擇,或是野狼與小綿羊的取捨,真的不必辯論,一用便知道。

2008年11月5日

Cassandra的未來

Cassandra的未來?

Cassandra能正確預言(悲劇),可是註定沒有人相信。

不要講太遠,我們父母的那一輩,年輕時根本不會想到將來自己會擁有「電視」,年長後又得很不甘願地接受「電腦」搶走自己父祖的地位。

其實這些「事實」,Cassandra幾千年來一直都預言中,可是還是沒有人相信,而當預言成真的時候,大家卻一點都記不起來之前Cassnadra預言的內容,歷史一再重演,預言一再實現。

-----------------------------------------------------------------

預言所依據的,其實並不是水晶球,而是一個發展演進的「勢」,當越多的因素(勢)被考慮到,答案就越明顯。

而水晶球和塔羅牌等等,只是預言能力比較弱的預言家,虛張聲勢之用。

---------------------------------------------------------------------

本系列Cassandra的未來,不預言愛情、事業、生命。獨獨預言人類生活方式的未來改變,聰明的人,會藉由Cassandra的未來預言,先準備好自己的位置,耐心等待時代的巨浪(海嘯)到來,不夠聰明的人,如果還能運用那僅有的一點點聰明,也應該要準備好,別被未來擊倒!

2008年10月30日

葉綠素電池和核能飛機的未來

最近連續看到兩篇出自於聯合報的文章

葉綠素有機電池 餓了還可以吃下肚
核能飛機零廢氣 2050年後成真?

我先表明我的力場
我是贊成使用核能的
我認為
就和普羅米修士的火一樣
我們沒有理由不用
問題只是要如何用?

但是為了抵抗地心引力
把腦筋動到它
我就覺得太過分了!

當人類一起來濫用不屬於自己的力量
就是大規模的毀滅

飛機把人從地面帶到天空再降落下來
先用巨大的動能把巨大的重量轉換成位能
最後在降落的時候再把巨大的位能白白浪費掉
超級沒道理
更別說現在有幾千架巨型飛機同時在天空燒汽油

如果改用核能飛機那就更誇張了
幾千個笨重的反應爐
轉動超級巨大的螺旋槳
重複地飛上天降落下來
所為何事?

空運的未來
高速鐵路可以取而代之
我有我的論點
也是在這兩天
我看到葉綠素電池
讓我很興奮
生物可以產電這我們早就知道
有些生物(像電鰻)還可以發出高壓電
而植物是地球上能源的最大「電池」
人類在太陽能領域最大的努力
還比不上一棵小小的樹

植物會漸漸長高不是為了虛榮
而是要尋找更大的陽光
葉子會自動迎向最大受光面方向
整顆樹會漸漸成長擴大以取得更大的能量
當機能用壞了或是失去有效價值
部分資源可以自己回收再利用
廢棄的部份
完全符合造物者的規定
「100%回收循環」
一棵樹
比台積電還要神奇

對我們人類來說
我們希望的
只是如何利用這個造物者給我們的「電池」
如果葉綠素電池可行
且有經濟效益
那就太完美了
也許地球上生生不息的平衡
就從這顆小小的「葉綠素電池」開始(我希望)

2008年10月18日

小綿羊為什麼吃掉了大野狼(小徑vs大輪)

台北街頭,已經快看不到俗稱「野狼」的重型機車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輪徑,比羅馬假期中的Vespa還要迷你一點的「小綿羊」。

一)野狼太重,很多嬌小的女生不愛,輕巧的小綿羊誰都可以騎、牽、停車。
二)野狼用腳換檔,複雜的循環檔或是國際檔,比不上小綿羊簡單的自動排檔好用。
三)野狼有堅固的後貨架,但是小綿羊有前腳板、小型後貨架,甚至前車籃,勝。
四)女生穿裙子的時候,只有小綿羊可以騎。
五)小綿羊比較可愛!
簡單來說,實用方面全贏。

野狼也不是沒有勝出優點,它油箱大、速度快、爬坡強、可以載重、適合長途,野狼在性能方面全贏。

以此來思考腳踏車,為何大輪徑的還是主流?可能改變嗎?如何改變?

2008年10月7日

媒體、新聞、記者、人民

我大學的時候,修過歐陽醇老師的「新聞採訪寫作與編輯」。

歐陽醇老師當年有感於記者都是文科畢業,很希望我們理工科的人,將來畢業去做記者,結果,讓老師失望了。

但是歐陽醇老師的課影響我非常大,他說的很多話至今仍然在我腦子裡,響個不停。

「別人說什麼,你們一定要存疑,......,很多人都希望利用你們手上的筆,寫出他們想講的話。」

「求證,求證,一定要求證,任何一條新聞,有你們不懂的地方,就要去找懂得的專家,問清楚才能下筆。」

「新聞記者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你們將來如果做記者,一定要秉持自己的良心,做正確的判斷。」

......

歐陽醇老師前兩年仙逝了,我本來想要去靈前鞠躬,後來很多我個人的因素,沒有去,但老師不是那種重視形式的人,不會介意的。

但是很不幸的,老師長壽,見到了台灣媒體的亂象。

---------------------------------------------------------------------------------

台灣現在的新聞記者:
一)可以不負責任亂報,有錯也不必更正,更別說道歉。
二)可以為立場服務,可以為立場隱藏事證,而且立場可以很容易改變,無需解釋。
三)眉筆比鋼筆更有力,胸無點墨也沒關係。
四)錯白字沒什麼了不起,好文章反而沒人看。
五)主編可以選擇性的誇張,或是刻意地完全忽略反面的一方。
六)記者無需做判斷,只要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或者是把攝影機帶到現場就夠了,多發問反而多鬧笑話。
七)記者可以藉口「引述」而完全規避記者神聖的責任
八)更糟,記者可以無需考據求證,就「引述」別人的新聞來寫新聞

有人說《蘋果日報》和《壹週刊》要為此負責,我不贊成,《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是很誠實的媒體,所謂誠實是指他們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慾望和行為,而且狗仔常常還有《春秋》的功能,令「亂臣賊子懼」。

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媒體在欺騙大眾,將自己包裝出專業的外表,其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廣告和補助,甘為錢奴,於是誘惑驅使還沒有足夠能力的社會新鮮人,就站上採訪的第一線,這些偽君子的媒體,才是真正摧毀記者價值的主要原因。

最後的問題就是「人民」了,為什麼人民沒有判斷媒體選擇新聞的能力?我嘆!如果每個人都修過歐陽醇老師的課,媒體有何可懼?記者焉能不強?

2008年9月26日

電交易的自行車道與停車場系統

目前的技術,鋪滿一張塌塌米的太陽能板,在全日照的時候可以產生約200W的能量。

200W是基本上可以推動一部腳踏車了,但是:
一)那麼大的太陽只有中午前後幾個小時
二)腳踏車可裝電板面積加起來還不到半張塌塌米
三)腳踏車向陽的面積就更小了
四)太陽最大的時候,大部分的腳踏車都停在路旁沒在用

歸納以上的條件,我只期待:
一)每部腳踏車的太陽能板只需要負責50W的供電(全日照的時候)
二)每部腳踏車裝載大約能儲存300WH的電池
三)腳踏車的停車場提供充電的服務,付費方法後面敘述
四)腳踏車本身的太陽能板充飽了自己的電池之後,也可以把多餘的電賣給停車場,收費方法後面敘述
五)這樣的電能停車場連鎖系統,可以滿足大部分通勤腳踏車的需要
六)自行車專用道的路面也是太陽能板,表面是強化玻璃,任何人都可以在強化玻璃的路面上,輕鬆騎出非常高的時速

停車場的電力交易系統:
一)就像買賣外匯,電力交易系統賺買賣電能中間的差價
二)千萬台腳踏車(或是未來的電動汽車)就是千萬台太陽能發電機
三)整個停車場供應的電能超過需求時,只有少量利用電池儲存,其它盡量賣給附近的家庭用戶或是戶外用電戶
四)當然,太多腳踏車要買電的時候,也可以跟傳統電力公司買電來應付
五)以IC金融卡的那種IC搭配密碼作為認證,每個月結算交易結果,再跟使用人的帳戶用轉帳的方式結帳
六)這個電力交易系統也可以作為停車場的防盜系統

電力交易系統中程的延伸:
一)太陽能電動汽車將來也可以納入這個系統
二)家庭的太陽能電板將來也可以納入這個系統,以減少使用電池,把多餘電能先賣出來,等需要時再買回去
三)風力發電或是其它傳統電力公司,可以補足夜間或是高峰的用電需求

電力交易系統遠程的延伸:
人類歷經銅本位、銀本位、金本位、美金本位,面對一個即將崩潰的美金本位,也許未來的我們可以考慮「電能本位」,能量,這是一個放諸四海皆同的標準。

2008年9月18日

【十段變快樂】的腳踏車(自行車、單車、鐵馬)


在台灣騎車可以很快樂,有時候也可以很痛苦。

什麼都要比!

價格是第一個,便宜的一定不好,接著每一個零件都可以比,比學問、比選擇,上路之後要比車美、比速度、比避震,比人超車,最後還可以比環島,我相信幾年之後,就要比環島的次數多少,沒有環島十次以上的人,要排隊很久。

-------------------------------------

我一向是很低調的,有一次有一位王先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我,找我幫他改裝一台兩百萬的腳踏車,我那時候想想,兩百萬,好吧!給他改裝成108段變速,應該蠻搭調的。

果然他很開心,拿車回去幾天後,又來找我,眉飛色舞。

「我從台中回台北的路上,在三義的那個爬坡,看到一部法拉利,我就給它飆了過去,到台北下交流道的時候,回頭一看,那部法拉利還不錯呢!竟然還跟在我後面冒煙,不過建國高架橋塞車,我從兩線車之間快衝,就沒有管它了。」

「噢!」我說。

「不過我覺得還不夠過癮,看還能不能再改更強悍一點?」

我那時候正在想相對論裡面那兩個還蠻嚴重的錯誤,直覺就用閒著的那半個腦袋回答:「256段如何?」

晚上煮完手錶,看到有一部腳踏車擺在牆角,才想起這件事,但是仔細一想,不妙,256段變速已經達到「曲速」的範圍,那衝得太快了,一轉檔就衝出去了,我這樣把一個騎腳踏車的人送到太陽系外面,可不是開玩笑的,要惹上大麻煩的......

可是話已經說了出去,要怎麼辦呢?

----------------------------------------

看來,除非我為他設計一台比256段變速更棒的車,否則我是沒有辦法全身而退了,所以我比平常多花了一點努力,設計了一部全新【10段變快樂】的腳踏車。

----------------------------------------

第一段:它是可以搬得動的。
造物主設計的人類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類設計出來的東西更是糟糕,都會壞,還很容易壞。以前我開車,塞車或拋錨的時候,氣得不得了,這麼大一個廢物,想往路旁一扔都不行,實在是有夠挫折感的,所以我的【10段變快樂】,第一段就是重量要「操之在我」。

第二段:它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帝寶好不好?很好!但是它有一個小缺點,「它不會動欸!」,我常常奇怪,花那麼多錢買一個「寶」,卻只會停留在那個地方,屋主一定是非常非常地虔誠,信仰堅定,願意把它的放在上帝隨時可以取走的土地上面。所以我的【10段變快樂】,一定要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更好的是,它還可以把我(本人)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

第三段:它隨時隨地都有360度的全景畫面可以欣賞
人怕無聊豬怕肥,我們人類,從出生開始就怕無聊,所以我一定要克服「無聊」這個人生最大的敵人。於是我發明了【動態全景系統】,並且把它裝在【10段變快樂】自行車上面。這個系統的性能優異,甚至超過了我的期望,就算我們自己沒有動,系統還是會繼續運作,畫面永遠不會靜止、停格,這真是我最得意的發明之一。

第四段:它很便宜
又回到「帝寶」這個話題,「帝寶』真的很好,可惜我有你沒有,你就不能跟我一起來玩「帝寶」,不能一起玩的東西,怎麼會好玩?所以我設計的【10段變快樂】鐵馬一定要很便宜,誰都可以玩,大家一起玩。而且它不像有些玩具,會每隔幾天,就警告、威脅、恐嚇你一次:「快點到加油站去報到!不然的話你就玩完了。」

第五段:它會自動改變你,讓你更快樂!
它是外物,可是它可以改變你的內在,而且只會越改越好。有人問我,買股票好不好?我說好得不得了!可是它賺錢的時候你快樂,它虧錢的時候你痛苦,甩上甩下,完全操之不在我。我們的【10段變快樂】腳踏車可不一樣,它只會讓你更好,每次你騎完【10段變快樂】的腳踏車,下車時都會比上車的時候更好,如果你騎它的頻率夠高,它還會等比提昇,這真是太傑克了,更別說它每次刺激製造出來的腦啡,讓你不用吸古柯鹼、沒有任何後遺症,就會更快樂!

第六段:它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不會像有些車會亂來忽快忽慢。
有一些腳踏車,尤其是比較貴的、18段變速、24段變速、27段變速、36段變速、9公斤、8公斤、7公斤、6公斤、碳纖維、鈦管、953這類的,照理說這麼好的車應該要去參加比賽,表現傑出,頻頻得獎,可是因為它們常常在一般路上慢慢跑,可能就像摩托車排氣管積碳一樣,問題就來了。周圍一有好車出現,機械荷爾蒙馬上增加,暴衝一定要超過去,或者是被別人「放」了,就馬上性能凝滯怎麼踩也踩不快,這樣的車雖然品種好,可是小時候沒教好不聽話,怎麼能騎啊?我的【10段變快樂】腳踏車,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發力於所該發,止於所該止,從心所欲,完全不受環境影響,就是因為只在乎自己的心,所以才會快樂無比。

----------------------------------------
未完,待續。

2008年9月16日

【鐵馬流浪記】長途旅行專用車設計

開宗明義:【鐵馬流浪記】長途旅行專用車與台灣目前的環島旅行無關。

一)台灣好山好水好風景很多,但偏偏環島的這條公路,並不適合自行車旅行。
二)【鐵馬流浪記】從法國羅瓦爾河取得靈感,那樣的旅行方式,在台灣也一定可行,而且比環島好玩多了。


一部適合【鐵馬流浪記】長途旅行的專用車:

一)可能要騎很遠、坐很久,所以「舒適耐騎」是最大前提。
二)平路要能輕鬆快,丘陵要能輕鬆爬。
三)以都市和鄉間丘陵馬路為主,爬坡,可是不爬山,走小徑,可是不越野。
四)操作越簡單越好,把心思留給風景遊玩之用。
五)維護越簡單越好,最好是堅固耐用永不送修。
六)優雅美麗可能是最重要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發展的基本理論:

一)吊橋理論
二)音叉理論
三)弓弦理論
四)極簡理論

詳細解釋於下:

「吊橋理論」:吊橋的兩側是很穩的,但是越接近吊橋的中間,晃動就越厲害,振幅越大,如果我們希望的是這樣的彈性,吊橋的中間最好。以這個理論來看腳踏車,一般腳踏車的重心都落在後面的30%,後輪尾骨直接向上指向座墊,也就是說後輪震動直接「刺向」人的屁股。如果我們把尾骨加長,後輪大幅度往後移動,讓重心壓在接近中央的位置,此時人就像是坐在吊橋的中央,地震不管是來自前輪還是後輪,都經過車架振動而遲滯、延長、縮小幅度,人的感受會紓緩許多,但前提是,只有鋼管車架能有吊橋的效果(鋁車架相當是水泥橋)。

「音义理論」敲擊音义的時候,音义不會一口氣把震擊「吃」下去,而是把敲擊能量轉變成一個長時間的振動,慢慢來「消化」掉,如果我們把車架想像成是一個音义,越是能夠把力道變成長久的振動,就會讓騎車的人越少痛苦,簡單的來看,鋼管越長、接點越少,音义的效果就越好。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如果把音义中間綁上一根橡皮筋,效果就差很多很多,所以很不幸的,折疊車都幾乎不必去考慮音叉理論。

「弓弦理論」:腳踏車的車架看似是一個剛性的結構,其實卻複雜很多,我以最傳統的菱形車架來解釋,上面的橫桿和後面的上尾骨,承受的是壓力,下面的斜桿和下尾骨,承受的是拉力,這正好和弓弦的性質相當,座墊下面的座桿,也正好在「箭」的位置。受到重壓力的橫桿和上尾骨(弓)彈性效果較硬,因此主要在負責振動消化能量的,是下面的斜桿和下尾骨
(弦),弓與弦搭配的好的車架,就有較好的吸震能力。

「極簡理論」:戰鬥機上面絕對不會出現像是「手機吊飾」這樣的東西,因為只要機身表面突出一顆卯釘,或是機艙內多擺一個公仔就要多燒很多很多油。我們把這個想法換到腳踏車上面來,任何不必要的線條都會增加空氣阻力,任何不必要的重量都會增加爬坡負擔,這些都在燒我們自己身體的「油」!所以腳踏車一定要「極簡」。我們在設計腳踏車的時候,當然會在技術上考慮,你們在看到結果的時候,會在外觀上表現出「極簡」。



以此理論設計的車:

車身特別長,重心在中央
CrMo鋼骨車架
鋼管細、長、直、盡量少接點
不摺疊,不用避震器
20吋輪胎
內變速,大範圍齒比

----------------------

未完,待續


之後請看官網
www.tieama.com


2008年9月14日

軌道和公路的未來


軌道象徵秩序,公路象徵自由,兩者會並存,只是比重會改變。

遠古的時代沒有路。

後來為了方便大量車馬通行,修築馬路。(公路)

後來火車來了,修築鐵路。(軌道)

飛機,我這裡暫時不想去理它。

汽車性能越來越好,公路修築越來越多,人們得到一種自由的感覺。但同時也受到另外的一種「囚禁」,受制於汽車的形式、受制於取得汽油的慾望、受制於追求性能與身分的認同壓力、......。

於是大家都要開汽車,當汽車更多的時候,公路和停車空間就顯得不足,也因此要燃燒更多的燃料,於是只好修更多的公路和挖更多的油。更多的公路?當然就又有更多人要開車,沒完沒了。

另一個問題是大腦的使用率(和休息率),一台軌道車只需要一個大腦(和電腦、或電腦)就可以運行,其他的乘客都在休息,或是做自己的事。但是公路上的每一台車,都需要一個大腦全神貫注,這個大腦不做別的,只是不斷地偏左偏右加速減速,避免出車禍,但盡管如此,公路上出車禍的機率,還是蠻高的。

軌道於是以速度(城際之間高速鐵路)和便利(城市之內地下鐵),再度受到歡迎。

但是軌道的形式已經定型了嗎?未來的軌道(和軌道車)會是如何?

-----------------------------

未來的「汽車」不能再繼續濫用資源和能源,且必須靠太陽能面板取得主要的能量,一部四人座的「輕航汽車」不能超過100公斤,儘管它大部分的功能都超越我們今天的汽油汽車,但是太輕的地面車輛跑得太快,再好的空氣動力設計也不能讓它完美的貼地。

這個也好辦,因為未來的公路會漸漸轉變成為軌道,且所有的公路表面都是太陽能面板,公路就是一個超大的太陽能電廠,平常就在發電,除了提供車輛使用之外,也販賣電力給周邊的城市和鄉村。

我們的「輕航汽車」一走上軌道公路,就鎖定在軌道上面,安全地前進,軌道可以:

一)把車輛穩定的鎖定在軌道上面。
二)提供「輕航汽車」強大的能量,可以高速前進(我的計算是時速500公里)。
三)電腦自動做目的地計算,駕駛只要把「輕航汽車」開到附近的軌道停車場,進入軌道,就可以開始休息,電腦會自動做最佳化計算,把「輕航汽車」送到目的地的軌道停車場,才把方向盤交還給駕駛。

電腦的選路運算,類似Internet送資料的方法,我們從台北到台中,如果最好的路線不是中山高,它也許會讓我們先借道各種鄉鎮道,以取得最理想的行程。

有人會說,那開車多無聊?要知道,這是落後的二十世紀想法,幾十年之後,「駕駛」這個行為,是人們最喜歡嘲笑的愚蠢行為,他們進步了,就很難想像,人生有那麼多好事情可以玩樂,怎麼會有人喜歡把生命浪費在動都不能動的駕駛座上。

後記: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軌道可以上山下海嗎?問得好!當我們美麗的山區佈滿了蜘蛛網般的公路,休旅車開上山到冷氣開放的民宿,烤肉唱卡拉OK之後回到城市,這樣能說是親近大自然嗎?軌道雖然限制了我們部分行動的自由,但同時也限制了人類的濫用自然資源的魔掌,所以好,要上山,到附近,憑自己的雙腿和雙手,自己走上去,這才是環境給人類的禮物。

飛機與高速鐵路的未來


化石燃料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汽車大廠給我們的遠景是,汽車將來有可能是油電車,最後是純電車,這個大餅畫得很遠很渺茫,不過至少是做得到。

同樣用化石燃料,飛機的未來在哪裡呢?

一趟國際旅行要坐一天的飛機,擠在一個小小的座位上,分配給每個人的空間,比納粹的集中營還小,航空公司和空服員努力地讓大家盡量:不餓、不渴、不吵、不鬧、不拉、不尿、和不要掉下去。

解決未來移動乘客的方法,我相信是高速鐵路。

當時速到達200,北京到巴黎是兩天半。當時速到達300,北京到巴黎是一天半。快有快的好處,慢有慢的玩法,反正坐火車比坐飛機要舒服多了。

耗能方面,飛機每送一個人的耗能,差不多是一台大型休旅車,高鐵耗能不到它的十分之一,但是時間較長,就算是十分之一好了,對地球的良心安多了。

商務旅行?飛機是不會消失的,只是凋零。但是提到「商務」?生意人是最精的,用網路比用飛機要好太多了。況且就算是坐火車要多一天,只要有網路就等於沒有離開過辦公室,火車反而是把雙方的辦公室距離拉近了。

當西伯利亞鐵路成為高鐵的時候(~9000km),歐洲和亞洲就連起來了。

當白令海峽鐵路連通的時候(197km),美洲也可以連進來。

俄國和中國為什麼要投資這條高鐵呢?因為波音是美國的,空中巴士是西歐的,他們都分不到什麼好處,那何不另外開闢一個戰場,重新改寫遊戲規則呢?

再說,西伯利亞鐵路成為高鐵的時候,俄國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另外從技術上來說,鐵路沿線是未來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也是輸電線路,除了足以供應火車高速通行以外,也可以賣電給沿線城鎮。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將來我們旅行,會坐火車。

問題是:環球高速鐵路的世界裡,我們台灣的未來會在那裡?

自行車與汽車的未來


我們說到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鐵馬、腳踏車、單車)時,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很清楚的輪廓,這是100年來技術分頭發展的結果,如果往更早的歷史看去,這些「車」最早的祖宗都是「馬」。

自行車本來在進化過程中佔盡優勢,但是二次大戰後美國的地位凌駕全世界,美國的汽車文化也是全世界追隨的目標,於是能夠拋棄自行車,換一部汽車是脫離貧窮的象徵,結果就如我們今日所見,不管有多荒謬,出門轉個彎,都要用汽車。

因為越大的汽車表示越富有,所以汽車廠得到無需負責的空白授權書,可以:
一)無限制濫用材料
二)無限制濫用能源
這兩個授權是由人民給予,政府背書,所以我們今天的下場,所有默認的人都有責任。

汽車廠只要負責做到:
一)過度的性能(以速度為主)
二)過度的舒適(懸吊、冷氣、音響等等)
三)固定姿勢,盡量不要運動,最好是完全不要動。
至於用兩千或三千公斤的鐵殼,只是為了移動一個50公斤的人有多麼不合理,不必,也沒有人會理會。

自行車在這上個世紀輸了嗎?也並沒有,因為騎自行車要靠自己的體力,所以跟汽車相反,要:
一)使用最少的重量
二)達到最大能量效率
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很多發明和進步,讓人讚賞。

之前有很多次有很多人,想要把人類從汽車中解放出來,都沒有成功,直到最近因為地球暖化;二氧化碳升高,這次,似乎有可能讓人類擺脫汽車這個「牢籠」。

「汽車」會消失嗎?不會!歷史會前進,汽車會演進,它只是換個樣子,繼續存在。

但是十年後的汽車必須借用很多自行車的技術、專利,請想像,一部不到100公斤的「汽車」,就對了!